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聚焦 >  >> 
在南海“观天”的年轻人-世界今头条
来源: 新华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5-19 20:02:48

新华社三沙5月19日电 题:在南海“观天”的年轻人

新华社记者黄垚

台风季伊始,在我国最南端的城市海南三沙,气象工作者已经开始紧张起来。


(资料图)

这个远离陆地的城市,辖西沙群岛、中沙群岛、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。60多年来,一代代气象人在这里尽最大努力观测南海风云。而今,他们中来了不少年轻人。

早上7点15分,符式森熟练地将充满氢气的探空气球放入空中,开始了一天的工作。这位三沙市气象局监测网络科的观测员虽是“90后”,但也是上岛整10年的“老三沙”了。

气球携带的探空仪将收集从地面到3万多米高空的多项气象数据,为预报和研究提供基础参考。

“要是有台风就没这么容易了。”这个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向记者介绍道,“风大的时候需要把气球灌得很大,一不小心碰到尖锐物品就会爆,时间紧迫又需要重新灌制一个气球,经常手忙脚乱,放球的时候感觉气球都要把自己带走……”

作为一名观测员,符式森每天都要巡视观测场,仔细查看每一个设备的状态,将温度、湿度、压力、风向、风速等数据处理好后上传。

随着技术发展,现在多样的设备仪器能够更加准确、及时地捕捉各项数据,极大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质量。但再先进的设备,人工维护仍不可少。去三沙各岛礁巡检、修理、更换设备,是三沙气象人的“必修课”。

广袤南海上,大大小小的岛礁星罗棋布。地处南海台风走廊的三沙,夏秋季经常受到台风袭击。三沙市气象局观测站网涵盖永兴岛、珊瑚岛两个国家基准气候观测站和7个海岛气象观测站。

常年在珊瑚岛气象站驻守的“85后”副站长张建青,对去海岛维护设备深有感触。“我们珊瑚岛只有两个人,且必须留一人驻守,那出海维修只能‘单兵作战’。”通常来说,充当岛际交通工具的冲锋舟数量有限,他需要同时完成多个任务,与时间赛跑。“有时候没有人帮忙撑个伞,晒得连电脑屏幕都看不见。”

今年27岁的三沙市气象局预测减灾科预报员王国章在工作不到一年时,就参加了一次出海巡检工作。那是2020年夏天,10天时间里,他跑了琛航岛、晋卿岛、北礁、金银岛等7个岛礁。

“刚乘船出发去北礁,天气还不错,非常兴奋。”王国章说,这股新鲜感很快被繁重的工作冲散——8个重量60斤的电池,他们要一步步抬到站点进行更换,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,工作状态紧张且不停歇。

良好的设备是精准预报的前提,而对以海为生的三沙渔民来说,预报显得更为重要。

晚上睡觉前,有30多年打鱼经历的老渔民冯明芳会习惯性打开“三沙海洋气象服务”微信群,看看第二天的天气是否适合出海。每天8点、11点、14点、17点,王国章和同事们都会将精细到岛礁的“短时天气预报”发到群里,为三沙居民提供生产生活参考。

每到台风季,气象工作者会异常紧张。“记得有一年10月台风高发,一个月就来了5次,我们4个人24小时轮流值班,三分之二的时间都在应急状态。”王国章回忆说,由于天气原因物资无法上岛,很多天一桌人只有一盘青菜,大家就拿点罐头就着吃。

这样艰苦的处境对老一辈三沙气象人来说是常态。从1957年开始建设,一批批气象人在高温、高湿、高盐的环境下,克服淡水资源短缺、电力供应不足、物资补给不规律等困难,积极推进南海岛礁、渔港、渔区和航线气象预报预警服务,将气象观测系统向南推进约1000公里。

“现在来的年轻人挺能吃苦,干活也踏实。”在工作多年、让年轻人都叫“师父”的三沙市气象局监测网络科科长唐海荣看来,这一代年轻气象人最大的不同是学新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力都很强,对科研很有热情。

“我去年发表了两篇论文,接下来打算对紫外线和气溶胶做一些研究。”张建青说,在三沙工作,积累经验和资料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。

近年来,不断有专家学者、科研院所与三沙市气象局开展科研合作。符式森经常向专家请教研究问题,在日常工作有了一定积累后,他希望能够在理论研究方面拓展深度。

刚来工作时恶补了许多热带海洋性气候相关知识的王国章,今后想多参加科研项目。“毕竟气象知识更新也挺快的,参加项目能多了解一些科研一线知识。”他说。

三个年轻人说着自己未来的打算,满怀希望。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